机械员
(1)熟悉国家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2)熟悉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3)了解施工图识读的基本知识。
(4)了解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
(5)熟悉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
(6)了解工程力学的基本知识。
(7)了解工程预算的基本知识。
(8)掌握机械制图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9)掌握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类型、构造及技术性能的基本知识。
(10)熟悉与本岗位相关的标准和管理规定。
(11)熟悉施工机械设备的购置、租赁知识。
(12)掌握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
(13)熟悉施工机械设备常见故障、事故原因和排除方法。
(14)掌握施工机械设备的成本核算方法。
(15)掌握施工临时用电技术规程和机械设备用电知识。
质量员
(1)熟悉国家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2)熟悉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3)掌握施工图识读、绘制的基本知识。
(4)熟悉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
(5)熟悉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
(6)熟悉相关专业力学知识。
(7)熟悉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
(8)熟悉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9)掌握抽样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
(10)熟悉与本岗位相关的标准和管理规定。
(11)掌握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12)掌握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13)熟悉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
(14)了解施工试验的内容、方法和判定标准。
(15)掌握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预防及处理方法。
贯彻落实《**印发的通知》《**办公厅 **办公厅印发的通知》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行业发展、贴近岗位需求、**专业素养,不断加强和改进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工作。落实企业对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主体责任,发挥企业和行业组织、职业院校等各类机构优势,不断完善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教育机制,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产业发展后备人才。发挥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政策指导、监管服务重要作用,促进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规范健康发展。
不断完善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研究建立知识更新大纲,强化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工程实践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内容,增强职业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探索更加务实高效的继续教育组织形式,积极推广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方式。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落实有关继续教育规定,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培养基地、继续教育基地、机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施工现场专业人员继续教育,促进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提升。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人,谁负责”原则,坚持统一标准、分类指导和属地管理,构建企业、行业组织、职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教育体系。充分调动企业职业工作积极性,鼓励**骨干企业建立机构,按照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组织开展施工现场专业人员。鼓励社会机构、职业院校和行业组织按照市场化要求,发挥优势和特色,提供施工现场专业人员服务。各机构对参训人员的结果负责。
我部将依据职业标准、考核评价大纲,结合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实际需求,建立全国统一测试题库,供各地机构免费使用。机构按照要求完成内容后,应组织参训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颁发合格,作为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后具备相应专业知识水平的证明。考核信息须按照要求上传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以备查验。
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工作的事中事后监管,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对相关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开展职业的企业和机构师资、实训等软件硬件条件、内容等监督指导,及时公开信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将企业、机构守信和失信行为信息记入诚信档案。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材料员
(1)熟悉国家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2)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3)了解施工图识读的基本知识。
(4)了解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
(5)熟悉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
(6)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知识。
(7)熟悉工程预算的基本知识
(8)掌握物资管理的基本知识。
(9)熟悉抽样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
(10)熟悉与本岗位相关的标准和管理规定。
(11)熟悉建筑材料市场调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12)熟悉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基本知识。
(13)掌握建筑材料验收、存储、供应的基本知识。
(14)掌握建筑材料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方法。
为了更好的为中国建设行业服务,提高全国建设行业队伍技术和管理,《*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项目为何屡现楼房质量问题,专业人士指出,楼房质量问题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密切相关。
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工作管理办法,确定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机构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及时公布符合条件的机构名单,供参训人员自主选择。要将职业考核要求与企业岗位用人统一起来,督促指导企业使用具备相应专业知识水平的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要加强质量管控,完善机构评价体系、诚信体系,引导机构严格遵循职业标准,按纲施训,促进职业质量不断提升。